EfficientNetV1和MobileNet
前言
在之前的一些手工设计网络中(AlexNet,VGG,ResNet等等)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输入图像分辨率要固定为224,为什么卷积的个数要设置为这个值,为什么网络的深度设为这么深?这些问题你要问设计作者的话,估计回复就四个字——工程经验。而这篇论文主要是用NAS(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技术来搜索网络的图像输入分辨率,网络的深度以及通道的宽度三个参数的合理化配置。在之前的一些论文中,基本都是通过改变上述3个参数中的一个来提升网络的性能,而这篇论文就是同时来探索这三个参数的影响。在论文中提到,本文提出的EfficientNet-B7在Imagenet top-1上达到了当年最高准确率84.3%,与之前准确率最高的GPipe相比,参数数量(Params)仅为其1/8.4,推理速度提升了6.1倍(看上去又快又轻量,但个人实际使用起来发现很吃显存)。下图是EfficientNet与其他网络的对比(注意,参数数量少并不意味推理速度就快)。 ## 论文思想
在之前的一些论文中,有的会通过增加网络的width即增加卷积核的个数(增加特征矩阵的channels)来提升网络的性能如图(b)所示,有的会通过增加网络的深度即使用更多的层结构来提升网络的性能如图(c)所示,有的会通过增加输入网络的分辨率来提升网络的性能如图(d)所示。而在本篇论文中会同时增加网络的width、网络的深度以及输入网络的分辨率来提升网络的性能。
- 根据以往的经验,增加网络的深度
depth
能够得到更加丰富、复杂的特征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其它任务中。但网络的深度过深会面临梯度消失,训练困难的问题。 - 增加网络的
width
能够获得更高细粒度的特征并且也更容易训练,但对于width
很大而深度较浅的网络往往很难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特征。 - 增加输入网络的图像分辨率能够潜在得获得更高细粒度的特征模板,但对于非常高的输入分辨率,准确率的增益也会减小。并且大分辨率图像会增加计算量。
下图展示了在基准EfficientNetB-0上分别增加width
、depth
以及resolution
后得到的统计结果。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大概在Accuracy达到80%时就趋于饱和了。
接着作者又做了一个实验,采用不同的\(d , r\)组合,然后不断改变网络的\(width\)就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4条曲线,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相同的FLOPs下,同时增加\(d\)和\(r\)的效果最好。
为了方便后续理解,我们先看下论文中通过 NAS(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技术搜索得到的EfficientNetB0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整个网络框架由一系列Stage组成,$ _i \(表示对应\)Stage\(的运算操作,\)_i \(表示在该Stage中重复\)_i $的次数:
MBConv结构
MBConv其实就是MobileNetV3网络中的InvertedResidualBlock,但也有些许区别。一个是采用的激活函数不一样(EfficientNet的MBConv中使用的都是Swish激活函数),另一个是在每个MBConv中都加入了SE(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下图是MBConv结构。
如图所示,MBConv结构主要由一个1x1的普通卷积(升维作用,包含BN和Swish),一个\(k\)x\(k\)的Depthwise Conv卷积(包含BN和Swish)\(k\)的具体值可看EfficientNet-B0的网络框架主要有3x3和5x5两种情况,一个SE模块,一个1x1的普通卷积(降维作用,包含BN),一个Droupout层构成。搭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个升维的1x1卷积层,它的卷积核个数是输入特征矩阵channel的\(n\) 倍,\(n ∈ { 1 , 6 }\)。 当n=1时,不要第一个升维的1x1卷积层,即Stage2中的MBConv结构都没有第一个升维的1x1卷积层(这和MobileNetV3网络类似)。
关于shortcut连接,仅当输入MBConv结构的特征矩阵与输出的特征矩阵shape相同时才存在(代码中可通过
stride==1 and inputc_channels==output_channels
条件来判断)。SE模块如下所示,由一个全局平均池化,两个全连接层组成。第一个全连接层的节点个数是输入该MBConv特征矩阵channels的$ $ ,且使用Swish激活函数。第二个全连接层的节点个数等于Depthwise Conv层输出的特征矩阵channels,且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
Dropout层的dropout_rate在tensorflow的keras源码中对应的是drop_connect_rate后面会细讲(注意,在源码实现中只有使用shortcut的时候才有Dropout层
B0-B7
其他版本的详细参数可见下表: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7541097/article/details/114434046